玉米在生產過程中常受到各種病蟲的危害,千萬嚴重減產。如琰大斑病的流行年份,可因病減產15—30%,重病田減產50%以上;玉米螟的危害,通常使玉米減產10%左右,嚴重年份減產30%左右。危害玉米的病蟲害種類很多,主要病害有大斑病、小斑病、絲黑穗病、青枯病、穗粒腐病和病毒病,在局部地區危害嚴重的有紋枯病、褐斑病、銹病、圓斑病、灰斑病等;主要蟲害有玉米螟、地老虎、粘蟲、紅蜘蛛等。
一、玉米病害
(一)玉米大、小斑病
1、癥狀識別:玉米大斑病的典型證狀是由小的病斑迅速擴展成為長棱形大斑,嚴重的長達10—30厘米以上,有時幾個病斑連在一起,形成不規則形大斑。病斑最初水浸狀,很快變為青杰色,最后變為黑色霉狀物,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。
玉米小斑病的癥狀特點是病斑小,一般長不超過1厘米,寬只限在兩個葉脈之間,近橢圓形,病斑邊緣色澤較深,為赤褐色。此外,病斑的數量一般比較多。
2、影響發病的因素:病菌孢子的萌發、侵入及孢子的形成和傳播,都需要一定的氣候條件其中溫濕度的主要的。大斑病病菌孢子的形成、萌發和侵入的適溫是20—25℃,小斑病菌稍高于大斑,適溫是20—32℃。因此小斑病在夏玉米種植區較嚴重,而大斑病則在春玉米區較嚴重。降雨量大、濕度高,易造成病害的的流行。
3、防治方法:病害的流行是由三個因素決定的:第一,大面積種植感病品種;第二,存在大量病菌;第三,具有適宜發病的環境條件。因此,病害的防治應從這三方面著手。①選用抗病品種:這是防治大、小斑病的根本途徑。不同的品種對病害的抗性具有明顯的差異
②輪作倒茬深翻可減少菌量,玉米收獲后徹底清除田間病殘體,減少初侵染源。發病初期,底部4個葉發病以前打掉下部病葉,可減輕發病程度。適期早播,有避病作用。加強肥水管理,可提高抗病力。植株生育不良易受侵染,即使抗性品種在缺水時也不能表現出其抗病潛力。③藥劑防治:可用40%克瘟散乳劑500—1000倍液、50%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、50%稻瘟凈1000倍液、50%甲基托布津500—800倍液。必要時隔7天左右再次噴藥防治。
(二)玉米絲黑穗病
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和開花,一旦發病通常全株顆粒無收。因此,該病的發病率即等于病害的損失率,危害相當嚴重。俗稱“烏米”或“灰包”。
1、癥狀識別:苗期從玉米芽鞘入侵的系統性病害,癥狀表現主要在抽雄后。病果穗外觀比正常果穗短,基部大而端部尖,頂部沒有花絲抽出。有時一側苞葉裂開,露出黑色粉末,病穗全部變成黑褐色的孢子堆,孢子不易飛散,其中混有玉米植株維管束的殘余物。天花發病的植株一般無花穗,剛抽出的花軸頂端變成一小堆黑色孢子堆,有時天花抽出后小花畸形變為葉狀物。
2、影響發病的因素:病菌厚垣孢子落入土中,混入糞肥或被種子攜帶越冬。翌年在適宜的條件下,厚垣孢子萌發并通過芽鞘侵入寄主幼苗。入侵后菌絲進入植株生長點,隨植株生長,蔓延至果穗和天花,形成孢子堆,成熟后又散出孢子,完成其1年1次的侵染循環,無再侵染產生。
土壤溫度較低并且比較干燥時,玉米出苗遲緩,增加了病菌侵染的機會,發病率高,有利于絲黑穗病的流行。因此,在冷涼地區,絲黑穗病發生就重。本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3年左右,倒茬3年可有效地防治本病。
3、防治方法:①選用抗病品種:熙園29號、錦單18、沈玉30號、遼墾二號等品種。
②實行輪作、深耕:連作多年易使土壤中菌量增多,發病重。實行3年以上輪作,基本上可消滅土壤中病菌的危害。深翻土壤,將病菌孢子壓到播種層以下,可減少菌源、減輕發病。
③早期拔除病株:在病穗白膜未破裂時就拔除病株,并把病株拿到地外深埋或燒毀,以免病菌落入土中。
④藥劑防治:此病是苗期一次性侵染的病害,在苗期利用藥劑預防病菌的侵入,將會有效地控制本病的發生。
第一,用25%的粉銹寧或羥銹寧,按0.3%劑量拌種,防治效果可達90%左右。也可用玉米糊作粘著劑增加藥效。
第二, 利用種衣劑防病。目前生產上有多種包衣劑,可有效地防治病蟲害。
(三)玉米穗粒腐病
玉米穗粒腐病由于危害玉米的病原不同而分為許多類型,主要的有鐮刀菌腐病、曲霉穗腐病、青霉穗腐病和色二孢屬菌引起的干腐病等。
1、癥狀識別:果穗從頂端或基部開始發病,大片或整個果穗腐爛,病粒皺縮、無光澤、不飽滿,有時籽粒間常有粉紅色或灰白色菌絲體產生。有些癥狀只在個別或局部籽粒上表現,其上實密生紅色粉狀物,病粒易破碎。有些病菌(如黃曲霉、鐮刀菌)在生長過程中會產生毒素,由它所引起的穗粒腐病籽粒在制成產品或直接供人食用時,會造成頭暈目眩、惡心、嘔吐。染病籽粒作為飼料時,常引起豬的嘔吐,嚴重的會造成家畜家禽死亡。
2、影響發病的因素:帶菌的種子、病殘體以及其他作物的病殘體均能引起田間發病,在后期多雨的年份易造成病害流行。
3、防治方法:第一,選用抗病品種,熙園29號、錦單18、沈玉30號、遼墾二號等品種。
第二,收集病殘體,燒毀或深埋并實行2—3年輪作。
第三,選用包衣種。
第四,加強田間管理,做到植株生長健壯,提高抗病力。及時防治玉米螟,因為玉米螟是穗粒腐病菌的侵染媒介。
第五,貯藏時,保持通風、干燥、低溫。
(四)玉米青枯病
玉米青枯病主要發生在灌漿末期,是一種暴發性的、毀滅性的病害,易造成嚴重的產量損失。
1、癥狀識別:玉米灌漿末期常表現為突然青枯萎蔫,整株葉片呈水燙狀干枯退色;果穗下垂,苞葉枯死;莖基部初為水浸狀,后逐漸變為淡褐色,手捍有空心感,常導致倒伏。
2、影響發病的因素:一,鐮刀菌引起的;二,腐霉菌引起 的三,腐霉菌和鐮刀菌的復合侵染引起的。灌漿至乳熟期的大雨,對病害的發生有重要影響,土壤中的含水量高是青枯病發生的重要條件。
3、防治方法:選用抗病品種熙園29號、錦單18、沈玉30號、遼墾二號等品種。
在栽培措施上應注意排水。
(五)玉米病毒病
玉米病毒病主要有玉米矮花葉病和玉米粗縮病。
1、癥狀識別:玉米矮花葉病又稱花葉條紋病,在整個玉米生育期都能感病。苗期先自心葉基部出現退綠條點狀花葉,逐漸擴展到全葉,葉脈保持綠色而葉肉組織失綠變黃,形成明顯的黃綠相間條紋癥狀。重病株不能抽雄結穗或提前枯死。
玉米粗縮病的典型癥狀是植株矮化,被侵染的玉米呈暗綠色,葉肉粗厚僵直,有時心葉卷在一起,由于基部繼續生長而呈弓狀彎曲。葉背面、葉鞘和苞葉的葉脈上發生隆起的短條紋,起初呈灰綠色,后期呈灰褐色,病株高度往往不到健株的一半,不能抽雄結穗。
2、影響發病的因素:玉米矮花葉病可以汁液摩擦接種。主要由蚜蟲傳播,但蚜蟲傳毒是非持久性的。此病的病毒除危害玉米外還可侵染高粱、谷子及多種禾本科雜草。在南方,病毒可隨多種作物和雜草寄主越冬。
蚜蟲除傳播病毒外,其本身對玉米的危害亦很嚴重。蚜蟲常群集在玉米的雄花和葉處背面,以刺吸玉米組織里的汁液,同時吐出一種唾液,抑制玉米生長,影響玉米揚花授粉,造成空苞和禿頂。
玉米粗縮病毒主要由灰飛虱傳播,為持久性傳毒。該病毒可在灰飛虱的若蟲體內越冬,也可以在冬前受侵染的小麥苗中越冬。
3、防治方法:第一,選用抗、耐病品種:熙園29號、錦單18、沈玉30號、遼墾二號等品種。
第二,早期藥劑滅蟲,把蚜蟲和灰飛虱消滅在遷飛至玉米田之前。用40%氧化快樂果3000倍液噴霧;或用50%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5—20克兌水50—75千克噴霧。在玉米田滅蟲,可用40%樂果乳劑原液1千克,加水5—6千克,在被害玉米的莖基部,用毛筆或棉花球蘸藥涂抹,把莖部半節的周圍都涂過,好可通過內吸殺蟲。
第三,加強栽培管理,提高植株抗病能力。
(六)玉米灰斑病
1、癥狀識別:主要危害玉米葉片,也侵染葉鞘和苞葉。發病初期在葉脈間形成圓形、卵圓形紅褐色的矩形條斑,病斑多限于葉脈之間,與葉脈平行,成熟時病斑中央灰色,邊緣褐色,大?。?/span>4—20)毫米×(2—5)毫米。濕度大時病斑背面生出灰色霉狀物。
2、影響發病的因素:該病是由真菌引起的,病原菌主要隨玉米病殘體越冬,在適宜條件下產生分生孢子,分生孢子隨氣流和雨滴飛濺而傳播,玉米發病后,病斑上又產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,在一個生長季節中發生多次再侵染。
病害多在抽雄期從下部葉片開始發生。氣溫低(20℃—25℃)、雨水多,大氣相對濕度高達90%以上,灰斑病嚴重發生,易易造成流行;而溫度高、干旱則抑制病害流行。
3、防治方法:
①選用抗(耐)病品種:熙園29號、錦單18、沈玉30號、遼墾二號等品種表現較好。
②玉米收獲后及時清除病株殘體,集中燒毀或深埋,進行大面積輪作。
③藥劑防治:發病初期及時進行噴藥預防,藥劑選用70%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、10%世高水分散劑50克、70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、68.7%銀濁利懸浮劑每畝100毫升或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。間隔7—10天噴一次,連續噴2—3次。幾種藥劑進行交替使用效果較好。
(七)玉米銹病
可在發病初期用25%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500—2000倍液或50%硫磺懸浮劑300倍進行防治。
二、玉米蟲害
(一)地老虎
地老虎又叫地蠶、土蠶、切根蟲。地老虎的種類很多,以常發生危害的有小地老虎和黃地老虎。
1、生活習性:地老虎一般以第一代幼蟲危害嚴重,各齡幼蟲的生活和危害習性不同。一、二齡幼蟲晝夜活動,啃食收葉或嫩葉;三齡后白天躲在土壤中,夜出活動危害,咬斷幼苗基部嫩莖,造成缺苗;四齡后幼蟲抗藥性大大增強,因此,藥劑防治應把幼蟲消滅在三齡以前。
2、影響地老虎發生的因素:秋季多雨是兩種地老虎大發生和預兆。早春2—3月多雨,4月少雨,此時幼蟲剛孵化或處于一、二齡時,對地老虎發生有利,第一代幼蟲可能危害嚴重。相反,4月中旬至5月上旬,中雨以上的雨日多、雨量大,造成一、二齡幼蟲大量死亡,第一代幼蟲危害的可能就輕。
3、防治方法
地老虎的防治,必須采取誘蛾、除草、藥劑、人工防治相結合的措施。
①誘殺成蟲:誘殺成蟲是防治地老虎的上策,可大大減少第一代幼蟲的數量。方法是利用黑光燈和糖醋液誘殺。
②鏟除除草:雜草是成蟲產卵的主要場所,也是幼蟲轉移到玉米幼苗上的重要途徑。在玉米出苗前徹底鏟除雜草,并及時移出田外人飼料或漚肥,勿亂丟亂扔。鏟除雜草將有效地壓低蟲口基數。
③藥劑防治:出苗后經定點調查,平均每平方米有蟲0.5個時為用藥適期。
選用包衣種或用藥劑拌種:可用呋喃丹種衣劑拌種,按玉米種子重量1%拌種。也可用50%辛硫磷乳劑0.5千克加水30—50千克拌種子350—500千克。
施毒土:用3%呋喃丹顆粒劑每備用量1.5千克,或50%甲胺磷乳劑每畝0.5千克,加細土40千克混勻撒施。
毒餌誘殺:對4齡以上幼蟲用毒餌誘殺效果較好。將0.5千克90%敵百蟲用熱水化開,加清水5千克左右,噴在炒香的油渣上(也可用棉籽皮代替)攪拌均勻即成。每畝用毒餌4—5千克,于傍晚撒施。
(二)玉米螟
玉米螟又叫玉米鉆心蟲,是世界性玉米大害蟲。玉米螟是多食性害蟲,寄主植物多,主要危害的作物是玉米、高粱、粟等。
1、癥狀識別:玉米螟幼蟲是鉆蛀性害蟲,造成的典型癥狀是心葉被蛀穿后,展開的玉米葉出現整齊的一排排小孔。雄穗抽出后,玉米螟幼蟲就鉆入雄花危害,往往造成雄花基部折斷。雌穗出現以后,幼蟲即轉移到雌穗取食花絲和嫩苞葉,蛀入穗軸或食害幼嫩的籽粒。另有部分幼蟲由莖稈和葉鞘間蛀入莖部,取食髓部,使莖稈易被大風吹折。受害植株籽粒不飽滿,青枯早衰,有些穗甚至無籽粒,造成嚴重減產。
2、生活習性:玉米螟因各地氣候條件不同1年可發生1—6代,以幼蟲在玉米稈和玉米芯中越冬,部分幼蟲在雜草莖稈中越冬,發生期極不整齊,并出現世代重疊現象。
3、蟲害發生的因素:
①蟲口基數:蟲口基數大,在環境條件適宜的情況下,往往造成嚴重的危害。
②溫濕度:玉米螟適于高溫高濕條件下生長發育。各個蟲態生長發育的適溫為16—30℃ ,相對濕度60%以上。玉米螟主要發生在6—9月。
③玉米品種:玉米品種不同,被害差異很大。玉米組織中存在一種抗螟物質丁布,成蟲將卵產于丁布含量高的玉米品種上,其孵化的幼蟲死亡率很高。某些品種玉米的組織形態,可避免成蟲產卵而減輕螟害,如葉面莖稈上的毛長而密,則螟害很輕。
④天敵:玉米螟的天敵種類很多,對玉米螟抑制作用較大的是赤眼蜂。
4、防治方法
①越冬期防治:玉米螟幼蟲絕大多數在玉米稈和穗軸中越冬,翌春在其中化蛹 。4月底以前應把玉米稈、穗軸作為燃料燒完,或作飼料加式粉碎完畢,并應清除蒼耳等雜草越冬寄主,可減少越冬蟲口基數。
②心葉期防治:在心葉末期被玉米螟蛀食的花葉率達10%,或夏秋玉米的吐絲期,蟲穗率達5%時,應進行防治。防治方法可有顆粒劑和藥液灌注。用3%辛硫磷顆粒劑、3%呋喃丹顆粒劑每畝2千克兌5倍細砂,制成毒砂,撒在玉米心葉。藥液灌注法可用80%敵敵畏乳油,稀釋成2500—3000倍液,每株玉米灌10—15毫升,防治效果可達85%以上,同時對玉米薊馬有兼治效果。
③穗期防治:用50%敵敵畏乳劑0.5千克,加水500—600升,在雌穗苞頂開一小中,注入少量藥液,1千克藥液一般可灌雌穗360個。
④生物防治:赤眼蜂在消滅玉米螟方面有很顯著的作用,并且成本低。在玉米螟產卵的始期、盛期、末期分別放蜂,每畝放蜂1萬—3萬個,設2—4個放蜂點。用玉米葉把卵卡卷起來,卵卡高度距地面1米為宜。
另外利用微生物農藥殺螟桿菌、7216、白僵菌等。施用方式有兩種:一種是灌心葉,用每克含孢子100億以上的菌粉1千克加水1000—2000千克,灌注心葉。另一種方式是配制成菌土或顆粒劑,菌土一般用1千克殺螟桿菌加細土或爐灰100—300千克。顆粒劑一般配成20倍左右(白僵菌粉1千克與20千克爐渣顆?;彀杓闯桑?,每株施2克左右。
⑤選用抗蟲品種熙園29號、錦單18、沈玉30號、遼墾二號等品種。
(三)粘蟲
粘蟲是一種暴發性的毀滅性的害蟲。俗稱綿蟲蝗、行軍蟲、夜盜蟲、剃枝蟲。
1、癥狀識別:粘蟲的幼蟲裸露在植物表面取食危害。一、二齡幼蟲多隱藏在作物心葉或葉鞘中晝夜取食,但食量很小,啃食葉肉殘留表皮,造成半透明的小條斑。五、六齡幼蟲為暴食階段、蠶食葉片,啃食穗軸。
2、生活習性:粘蟲無滯育現象,條件適宜,可連續繁殖。喜產卵于干枯苗葉的尖部,并具有遷飛的特性。幼蟲有假死性,對農藥的抵抗力隨蟲齡的增加而增加。
粘蟲對溫濕度要求較嚴格,成蟲產卵適溫為15—30℃,高于30℃或低于15℃,成蟲產卵數量減少或不能產卵。遷飛的粘蟲蛾遇風雨,被迫降落,則當地粘蟲發生危害就重。但是天敵對粘蟲發生也有很大的抑制作用,粘蟲的主要天敵有:寄生蠅、寄生蜂、線蟲、螞蟻、步行甲、紅蜘蛛、花蜘蛛及一些菌類。
3、防治方法:防治粘蟲要做到捕蛾、采卵及殺滅幼蟲相結合。要抓住消滅成蟲在產卵之前,采卵在孵化之前,藥殺幼蟲在3齡之前等3個關鍵環節。
①誘捕成蟲(蛾):用谷草把和糖醋液誘殺。糖醋液配比:糖3份、酒1份、醋4份、水2份,調勻即可。夜晚誘殺。
②誘卵、采卵:利用成蟲產卵習性,把卵塊消滅于孵化之前。從產卵初期到盛期以后為止,在田間插設小谷草把,在谷草把上灑糖醋酒液誘蛾產卵,效果很好。及時采摘卵塊加以消滅。
③藥劑防治:玉米地苗期百株有蟲20—30個,生長中后期百株有蟲50—100個,即應用藥劑防治??捎?/span>2.5%敵百蟲粉,每畝噴2—2.5千克,或2.5%敵百蟲粉2千克左右對細土10—15千克,拌勻后順壟撒施,防老齡幼蟲;或90%敵百蟲1000—2000倍液、50%的1605、80%的敵敵畏2000—3000倍液噴霧,效果都很好;可用2.5%溴氰菊酯乳油、20%速滅殺丁乳沒1500—2000倍液防治。
(四)紅蜘蛛
玉米紅蜘蛛屬于螨類,又稱火龍、火蜘蛛、紅砂等。
1、癥狀識別:紅蜘蛛一般在抽穗之后開始危害玉米,發生早的年份,在玉米6片葉時即開始危害。紅蜘蛛刺吸作物葉片組織養分,使被害葉片呈現密集細小的黃白色斑點,以后逐漸退綠變黃,最后干枯死亡。被害玉米籽粒秕瘦,造成減產。
2、生活習性:玉米紅蜘蛛成蟲在根際土縫內潛伏越冬。早春氣溫上升后紅蜘蛛出土,集中于一些雜草上取食、繁殖,待春玉米出苗后,再通過風吹、爬行等途徑,轉移到附近的玉米苗上危害。
紅蜘蛛在田間呈點片狀危害,從蟲源所在地擴散到玉米全田,要經過一個較長的時間。在大雨后數量下降,干旱少雨,則數量上升。
3、防治方法:
①消滅越冬成蟲:早春和秋后灌水,可以消滅大量的越冬紅蜘蛛。
②藥劑防治:用40%樂果乳劑和20%三氯殺螨醇混合液(1:1)1000—1500倍,效果很好。
③利用天敵:玉米紅蜘蛛的天敵有深點食螨瓢蟲、食螨薊馬、草蛉等。
(五)蚜蟲
蚜蟲的繁殖與一般害蟲不同,具有孤雌生殖和兩性生殖交替繁殖的特性,所以它的生活史比較復雜,往往出現幾代“同堂”,1年可發生20個世代以上,蟲中密度很大,危害時間又長,對玉米造成的損失也較嚴重。
防治方法:
①藥劑防治:用40%氧化快樂果3000倍液噴霧;或用50%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5—20克兌水50—75千克噴霧。在玉米田滅蟲,可用40%樂果乳劑原液1千克,加水5—6千克,在被害玉米的莖基部,用毛筆或棉花球蘸藥涂抹,把莖部半節的周圍都涂過,好可通過內吸殺蟲。
②利用天敵:玉米蚜蟲的天敵主要有蚜繭蜂。